随后,他在乡政府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会上,不少干部反映,目前网格员队伍虽然已基本建立,但培训仍需加强,特别是在政策解读、沟通技巧等方面。
“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朱远航当场表态,“组织部要牵头制定一份系统的培训计划,明年一季度必须完成第一轮全覆盖培训。”
他还特别强调:“培训不能走过场,要结合实际案例,注重实效。可以邀请一些做得好的网格员分享经验,形成示范效应。”
调研结束后,朱远航回到县城,立即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干部培养和基层治理深化工作。
“我们不仅要建好机制,更要建强队伍。”他在会上指出,“下一步,要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群众认可的老干部带新人,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此外,他还提出要在每个乡镇设立“群众意见箱”,定期收集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式。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说,“只有不断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最终通过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
1。明年第一季度启动新一轮基层干部轮训;
2。在全县推广“群众意见箱”制度,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3。建立“优秀网格员评选表彰机制”,树立典型榜样;
4。推动纪检监察人员下沉至村级层面,强化监督力量。
各项部署落实后,皮山的基层治理面貌再次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信访量明显下降,不少外地考察团也前来学习取经。
然而,正当一切向好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又给皮山带来了新的考验。
初春时节,连续三天的暴雨导致部分山区发生泥石流,多个村庄受灾严重,道路中断,通讯受阻。灾情发生后,朱远航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群众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他在应急指挥部会议上果断下令,“所有干部全部下沉一线,确保每家每户都得到妥善安置。”
在他的带领下,全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多部门力量,展开紧急抢险行动。
连续三天三夜,朱远航没有合眼,始终坚守在最前线。当他走进重灾区查看灾情时,看到一位老人抱着孩子站在废墟前无助地哭泣,他当即上前安慰,并亲自安排将其送往临时安置点。
这场灾难虽然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效应对下,很快得到了控制。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事后,自治区党委专门发文表扬皮山县委在抗洪救灾中的出色表现,并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学习皮山经验。
面对赞誉,朱远航却始终保持清醒:“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他随即指示相关部门着手编制《皮山县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手册》,并推动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这一年,皮山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基层治理改革到干部队伍建设,从群众服务机制完善到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朱远航的心血与智慧。
年终总结大会上,他再次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熟悉的面孔,心中充满感慨。
“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路,经历了很多事。”他缓缓说道,“但我们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以人民为中心。”
掌声雷动中,朱远航望向窗外。冬日暖阳洒落在县委大院,映照着他那张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脸庞。
他知道,新的一年,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已经准备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皮山的故事。
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