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珣道:“备水。”
丫鬟回:“是,少爷。”
不多时,丫鬟们鱼贯而入,分成两拨,一拨伺候黄时雨洗漱,而另一波伺候简珣。
两人各自去了自己的净房整理仪容。
今天还有许多的仪式要走,简珣头顶绿云自净房走出,来到梢间用早膳。
梅娘姗姗来迟,目光有些呆滞,盯着桌角瞬也不瞬,发现他的视线,当即闪躲了下,垂着脸安安静静用饭。
她居然还吃得下饭。
简珣味同嚼蜡。
饭后,黄时雨随简珣前往简府的清苑正堂拜见程氏。
简珣大步流星,她追不上也不敢迈太大的步子,虽然不疼,可是难受,折腾了那么久,连续两次,让她走路都觉得别扭。
简珣心里有气,本不想搭理她,却发现她是真的追不上自己,脚步便不由自主地放慢。
他转身望着她。
梅娘满面绯红,踉踉跄跄追了过来。
泽禾也有个清苑,仿佛都是照着简府取的名。
简珣与黄时雨双双磕头敬茶,给程氏问安。
程氏笑着喝了媳妇茶,欣慰地打量两个好孩子,到底是年轻不知节制,脸色竟一个比一个差,又想到两人小别胜新婚,便不忍苛责。
“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相互敬爱相互扶持,莫要让我操心。”程氏叮嘱道,吩咐仆妇将两只厚厚的红包发给儿子儿媳。
不用猜也知红包里放的都是银票。
黄时雨惨白着脸,叩首道:“谢谢娘,儿媳谨记。”
简珣道:“儿谨记。”
下一个环节是认亲,没有简珣的事儿,梅娘被一众女眷簇拥着去了花厅。
安国公府一共五房,黄时雨挨个磕头,从大伯娘到五婶娘叫了一遍敬了一遍,红包与赏赐就堆满了琥珀端着的托盘。
国公府的小姐们也送不了不少手镯戒指璎珞,女孩子们对这位堂嫂(弟妹)的美貌惊讶不已,怨不得珣堂哥(弟)连门第都不在意了,这是真美人儿。
那之后众人又乘车回安国公府,黄时雨先后给安国公与老太君请了安,又得到一堆赏赐,她已经不敢想象如今自己多有钱。
在安国公府,再次见到简允璋。
当着外人的面,他没有令她难堪,始终神色如常,下台阶时还小心翼翼搀扶她。
不禁意流露的温柔,恍如隔世。
黄时雨的记性令人刮目相看,从头到尾竟未认错一名亲戚,规矩也没有半分错漏,连老太君都暗暗称奇。
小门小户教养出的姑娘完全不输大家闺秀。
新妇新婚第二日走完仪式,通常就可以休息,懂得都懂,心善人家的长辈都不会过多刁难。
而黄时雨确实也累得不轻。
简珣陪她打道回府。
直到周围再无外人,他那自持的神色终于寒了下来,却耐着性子将她抱至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