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思语沉吟片刻,道:“殿下欲问的是??是否会放手?”
“是。”
“恐怕不会。”
朱标顿了一顿,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韩思语试探地看了他一眼:“那你还要继续往前走?”
朱标不语,片刻后只留一句:“我若停步,那他们就没命了。”
她心中一颤。
三日后,兵马司新署落成,原为预备防疫所之地,突改为“内城巡调营”,实则由王爷亲自整编。
新营名单一出,兵马司上下尽惊。
沈镇、伍昱、刘召、卫世清等数十锦衣校尉,皆被调入此营,其中竟有五人曾任辽东军军职,乃朱瀚旧部。
兵马司副指挥韩世誉亲赴王府拜谒,被拒。
“王爷未见?”
“不见。”
“那是否给个回话?”
“王爷只说一句:“内城多事,须得内人守”。”
韩世誉心知,此“内人”非宦非官,是王爷之人。
而这一刻,兵马司突然意识到??应天府这座看似安稳的帝都,正从深巷密院里翻涌出暗潮。
次日辰时,朱标接到王延传言。
“王爷已设六营制,整调兵马司。”
朱标神情未动,只轻声道:“是他出手了。”
“殿下可要与王爷会面?”
朱标沉思片刻,摇头:“不必。”
韩思语却皱眉:“殿下不去,王爷或许会以为你犹豫。”
朱标看着她,语气忽柔:“他若真那般在意,便不是王爷了。”
韩思语怔住,一时无言。
东宫诸人皆知,太子朱标虽尊王爷为叔,但彼此之间的信任,早已不是普通亲族之间所能比拟。
那是一种无言的默契:你出手,是我在前;我退后,是你在控。
如今王爷主动控兵,朱标便不动政务??这是一道彼此心照的阵线轮换,真正的默契。
“那殿下接下来。。。。。。”
朱标起身:“练兵。”
韩思语大惊:“殿下要亲操禁卫?”
“不,是练心。”
他目光沉定,声音如碑石般冷硬:“练我东宫上下之胆、之心、之志。”
半月后,东宫讲舍内设“对辩营”。
朱标亲设八案,广招朝中名士、外府之吏、太学之生,设策而辩,胜者入东宫,败者不录。
林士澄亲为主审,贾永清则为“审辩人”。
这本该是一场朝中少见的才士较量,却在三日之间,变成一场“争权入局”的明争暗斗。
有中书舍人之子自诩才高,不服评,怒斥“东宫自设朝纲”,被逐。
有国子监正亲赴讲舍欲观局势,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