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4章
王来聘和文震孟两人重新坐定后,后者才继续道:“大指挥可知,这佛教在藏地有多长时间的历史了?”
王来聘还真知道,他是武状元,平日里也是要看书的,不是他自己嘴里的粗人。
“来的路上,王某看过一些史书,据书上所说,自前唐太宗时期,佛教就进入了藏地,并在此生根发芽,等到唐末的时候,藏地的大和尚就开始掌握藏地的军政权力。”
文震孟点头道:“不错,藏地佛门已经掌握藏地军政大权近七百年,七百年的光景,其影响力早已经是根深蒂固,想要彻底的清理干净,几无可能。”
“陛下的意思,文某也清楚,朝廷想要将朵甘和乌斯藏彻底的握在手里,就必须夺走那些大和尚手里的权力。”
“而想要完成这个目的,唯有步步为营,一点点的蚕食,若手段太过激烈,那后果只能是战事连绵不绝。”
文震孟这番话说得很是郑重。
王来聘却是皱眉道:“可是陛下那里。。。。。。?”
“文某会上书陛下,将藏地的情况,详细的秉奏清楚。”
得到了文震孟的保证,王来聘也松了口气,转而又问起了该如何蚕食大和尚们的势力。
文震孟这两年的罪也不是白受的,闻言,几乎是不假思索道:“农奴!”
“农奴?”
“不错,破局的关键就在那些农奴身上。”
文震孟的话,让王来聘的眼睛猛地一亮。
文震孟继续道:“想必大指挥对藏地百姓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除了那些土司、头人、僧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和管家外,余者几乎全是农奴,农奴的人口占藏地人口的九成以上。”
“这些农奴没有土地,只能依附各地的头人、僧人、官员。”
“而藏地有多少僧人,又有多少农奴呢?”
“据文某所知,乌斯藏和朵甘的僧人,加起来足足有三四万人,加上那些头人和他们的家人,农奴主的数量有近五万人。”
“农奴的数量则是在七十万口左近,这七十万人,就是那五万人的私产!”
“若我大明能够得到这七十万人的支持,区区五万农奴主,又何足道哉?”
王来聘试探性问道:“湛持公的意思是,要王某废除这些农奴的奴籍,并给他们划分土地,给予种子和农具?”
文震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是这么做不错,但万不可操之过急,需缓缓图之。”
“还请湛持公教我。”
王来聘起身,郑重其事的深施一礼。
文震孟面露自得之色,但面上还是笑道:“大指挥这是作甚,快坐,快坐。”
等王来聘坐下后,文震孟这才捋须道:“大指挥初来乍到,对藏地的情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且听文某一一道来。”
“这其一,藏地佛教之教义,早已深植于人心,农奴世代为奴,视头人、土司和僧人为主,认为此乃前世之业报,骤然废除贱籍,赐予土地,他们心中惶恐恐怕多于欣喜,甚至会将这一切都认为是佛主的赐予。(现代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不感谢PLA,反而是感谢佛祖)”
“其二,头人、土司和僧人们一体,利益盘根错节,他们一手握着佛法,一手握着大棒,大指挥欲夺其根基,他们岂会坐以待毙?必煽动信众,制造事端。”
“朝廷在朵甘有多少力量?内地的大军也难以进入藏地,力有不逮,极易陷入泥潭,反损朝廷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