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许多人常常会将因果颠倒,总是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咎于自身能力。
然而,他们却不知,成功与失败和能力的关联其实并不大。
这世间,有诸多才华横溢之人,穷尽一生,却始终怀才不遇;
也有资质平凡之辈,竟立下不世之功。
成功的关键,实则在于运势。
正所谓“三分力,成十分事。天成者,无为而事成”。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
地不得时,草木不长;
水不得时,风浪不止;
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过度操劳,有时非但无法迈向成功,反而可能招致疾病。
我们应当学会探寻内心的节奏。
内心松弛之人,往往拥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而当你陷入紧张、焦虑与不安时,便已然踏上了错误决策的开端。
要知道,选择的重要性远超努力,其差距是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提升自身势能,找准节奏,深度思考,以松弛之态做决策,方能行稳致远。
若将因果倒置,结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这就好比你钟情蝴蝶,越是急切追逐,蝴蝶便越是远离。
若想留住蝴蝶,不应执着于追逐,而是要去栽种花朵。
待花开之时,香气四溢,蝴蝶自会翩然而至。
许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坚信“天道酬勤”,把一切的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却不知天道所酬的并非单纯代表能力的“勤”,而是源自内心向善的“善勤”。
倘若有人一味认定能力凌驾于一切,那么他很难对世间万物怀有敬畏之心。
如此一来,此人便会丧失客观看待事物、秉持正见的能力,对世间万象的感知也将出现偏差。
成功时,会变得极度膨胀与偏执;
遭遇失败后,又极易陷入深度的自我否定,这显然都背离了中庸之道。
而这,往往就是其走向衰败乃至灭亡的开端。
保持客观的态度,拥有秉持正见的能力,才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并能长久维持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见”乃是释迦牟尼佛八正道之首。若无正见,修行之道便如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
时光悠悠流转,四人在打坐入定的冥思中,心性愈发沉稳。
终于,计划的时间悄然来临。他们告别老师和三长老,旋即前往雷府与雷羽、雷悦汇合,六人一同向北城进发。
老师、三长老以及雷家二长老,三位长者在不同方位,默默目送着六人离去的背影。
他们眼中,这年轻一辈为了使命与理想全力奔赴、无所畏惧的模样,正是青春最生动的写照。
他们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将在他们的悉心指引下,勇往直前,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或许,这便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意义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