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等我读大学,教我考摩托车驾照。”
何家树轻笑一声:“我骗你干什么?不信就算了。”
“我信,我当然信。”
他毕竟是哥哥,考虑的多一些,很快意识到什么。
以前,他只是尊重张慧玲的想法,可直到今日才算真正理解,他也会害怕何家浩骑摩托有危险。
原来关心在意的人是这样自私的本能。
“你要不还是先考C证吧?摩托车确实不够安全。”
何家浩目睹着他神色的变化,沉吟几秒,不难猜测背后的契机,很快欣然一笑:“好啊。哥,我没想又提小时候的事,但是答应你,今后不再逞能了。现在你回来了,我会听话,看病、读书、生活、运动。如果我想尝试新的东西,你也会陪我,对吗?”
何家树颇觉欣慰,也听出他这段话中暗藏的含义,揶揄道:“话里话外的,还怕我走呢?我就算走,也会告诉你一声,行了吧?”
“走?!你去哪里?”何家浩立即警惕起来。
何家树无奈地叹了口气:“逗你的,怎么还是这么不禁逗?”
他那张小脸差点垮下去,感知着微风不断地轻抚,身旁还有哥的陪伴,怎么说都是愉悦的。
于是他转着眼珠,轻声问道:“哥,我觉得我现在状态很好,是不是不用去医院了?反正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他到底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何家树并不认为这只是个人的心情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就连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有过跳楼自杀的大学生。
高中生尚未成年,更容易想不开。
重逢那日在西樵河隔岸相望的画面历历在目,他也有不敢做的事——不敢开口问弟弟,他那天是否真的打算跳河。
何家树故意摆出副冷脸,不容抗拒地反驳:“不行。医院就要到了,等下如实跟医生说,不许撒谎,答应我。”
“哦。”何家浩同样故意地摆出副不情愿的样子,闷声答应。
他无声发笑,借头盔遮挡。
抵达西樵医院后,何家树询问指引台的护士,带着何家浩前往心理门诊科。
医院特有的消毒水气味十分清晰,糟糕的记忆不免涌上脑海。
何家浩觉得,从满头是血地被送进医院那一刻开始,悲剧就拉开序幕了。
那时候,他年纪小,对于医院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味道,味道也是最直观的。
这次,他的脸是真的垮了下来,全没了刚才在挎斗里的意气风发。
何家树无声揽住他的肩膀,语调不见什么起伏与情绪,却带着刚好能够让人定心的厚重:“我陪你进去,别怕,就当作跟他聊聊天。不想聊了,你就给我个眼神,我立刻带你走。”
何家浩“嗯”了一声,很快又抬起头来,颇有勇气地说:“哥,我想自己进去。”
“好。”何家树爽快答应,等在外面。
何家浩提前上网查过,亲身经历后,发现心理门诊和预想的一样,消除了很多不安。
医生的态度恰到好处,温和有礼,首先询问他的基本状况。
正如哥所说的那样,很像聊天,能够让他愿意卸下心防。
初诊过后,要做心理测评,问卷内容与他在校医室做过的差不多。
选择答案之前,他想起哥的叮嘱,没有像在校医室时那样精明伪装,而是据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