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时也不再靠天吃饭,有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能根据土壤干湿、作物长势精准送水;施肥也讲究科学配比,什么土地适合什么肥料,都有数据照着来,单亩地能产出的粮食自然比从前多得多。
二是靠国际贸易。大清闭关锁国,现代则是全球开放。我们工业底子厚,能造出很多别国需要的精细物件,这些东西出口能换不少外汇。拿着这些钱,就能从粮食多的国家买粮,而且我们跟很多国家都签了长期协议,渠道稳当得很,不怕断供。”
她喝了口水,最后总结:“简单说,就是自己地里产得多,外面也能买得到。”
胤禩听完心潮澎湃。
只不过,对于‘现代化灌溉技术’、‘科学的施肥方法’,他没亲眼所见,想象力有限。
至于‘进口’,受限于大清的运输条件,成本太高,恐怕难以实现。
郭绵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解得没有那么精深,只好从农业部官网上搜出一堆宣传片给他看。
他看得如痴如醉,末了双眼发光地看向郭绵:“方才看到的收割棉花的车,如何买?”
“……你想把它带回去?”
胤禩抿着嘴摇了摇头,半晌才低声道:“只是想驾驭一番。操控如此庞然大物,感觉一定豪情满怀,畅快之至。”
……男人果然都是机械控。
“不管你准备带来什么或者带走什么,最好先弄明白穿越规律,不然的话,很可能计划赶不上变化。”
胤禩深以为然,“你可有眉目?”
郭绵摇头道:“我们一起捋一捋。”
“好。”
“你留给关宇的卷轴上说,你每月来一次,但我这里过一个月,你那里过一年,是这样吗?”
胤禩点头。
“所以你现在,十九岁了?”
得到印证后,郭绵神色古怪地嘀咕:“那岂不是,过不了几个月,你就和我一般大了……”
胤禩心中陡然涌起一阵强烈的失落与不安。
他早就发现了,若这巨大的时间差无法消弭,用不了多久,他的年岁就会赶上她。
可他命数已定,不过四十五载春秋。在这短短一生中,能陪她或者说,能拥有她的时间,就像流星一闪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