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礼真的是非常的客气了。
一场寿宴办下来,亲戚朋友们都称赞,老乔家的所有人虽然很累,但是只要自己老母亲开心了,他们也觉得值。
因为家里有车,两个表哥也考了驾照,就负责把家里的这些亲戚朋友送回家。
宴席结束的第二天,老乔家一下子变冷清了很多,没有前几天的热闹了。
不过留下来的活还是很多,搭好的棚子要拆,那些租借来的锅碗瓢盆要还。
不过租借棚子和碗筷的人家,是专门干这一行的,也不需要他们动手,人家自己带着团队就把东西给都收拾好了,结完帐,搬上拖拉机就走了。
以前的时候,沈安宁只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农村的大席,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觉。
这一次从头到尾看下来,发现还真的是挺累人的。
但是家里的每一个人哪怕再累,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个席面能不能顺利的办下来,就看你家里面在村里面混得怎么样,看到那络绎不绝来上门帮忙的村里人就知道了,他们家在村里面混得不错。
这也算是一个人情世故的体现吧。
第124章新年
外婆生日后的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除了两个姨妈带着家里的孩子回了婆家,剩下的全都在这里过年了。
以前的时候,村里人还讲究什么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但是他们家完全没有遵循这一个习俗。
因为沈国庆父母早就己经离世,自从和乔苗花结婚以后,就把乔家俩老两口当成自己的父母孝顺。
两个嫂子也欢迎小姑子你能够在家里过年,毕竟自家小姑子的厨艺那是真的好,有小姑子掌勺,他们家的年夜饭完全是不用担心的。
乔家老两口当然希望自己的小闺女能够在家里过年,毕竟小闺女的又没有公公婆婆,两口子带着孩子过年,冷冷清清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早几年的时候,还有村里面的人在她们面前嘀嘀咕咕,说什么闺女在娘家过年要妨碍家里的儿子。
他们老两口是一点都没有理会,自己的儿子儿媳妇都不嫌弃,要你们这些外人嘀嘀咕咕干什么。
不过随着这几年老乔家慢慢地起来,很多村里人都知道,现在老乔家过得这么好,多亏了这个小闺女。
有些迷信的村里人就觉得,老乔家的这个小闺女是有福气的,专门给家里人送福,他们老乔家现在之所以能够过得这么好,会不会就是因为过年的时候,他家里的闺女都是呆在娘家的,没有把福气送到婆家去?
不得不说,这脑补的厉害。
于是慢慢地,这几年,他们村里在娘家过年的闺女越来越多。
有几户最早这么干的人家,家里的日子还真的一点点好起来了,这一下子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就更多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啊!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大早,家里所有的孩子都被支使的团团转,沈安宁负责写春联写,毕竟她的书法是真的写得好。
哥哥姐姐们就负责打扫卫生、贴春联,做年糕,捣麻糍,家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当甩手掌柜的。
有一个路过的村民,看到老乔家门口贴的对联,写得那么好,一听是沈安宁写的,没过多久就拿着哄着上门来求对联来了
沈安宁也没有拒绝,首接就帮人写了,这一下好了,家里的院子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全都是上门来求对联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过幸好己经是大年三十了,村里的很多人早就己经准备好了对联,要不然沈安宁感觉自己的手都能够写废。
院子里面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因为马上要过年的缘故,之前办喜宴留下来的灶台也没有拆掉,正好可以用来做大年三十的大餐。
食材都是办酒的时候一起釆买的,不过自家人吃,乔苗花还特意准备了很多高档的食材。
大年三十晚上这一餐,可以说是乔苗花的厨艺展示大会,从广式的乳鸽到东北的锅包肉,从葱烧海参到葱油青蟹,一道又一道美食被制作出来,满院子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