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宽其实并不肯定,但为安抚众人情绪,他只能这么说。
话音才落,诸将低声议论纷纷。
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也有人并不相信。
赵立宽继续道:“我们在西线只有八千人,前前后后击败三万多叛军。
梅州城是曾是伪汉国都,足有十个安州城大小,最终还是被拿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随后他郑重环视众人,“叛军也有弱点。
其一,贼兵人虽多,但士兵不如我军强壮高大,甲胄兵器不如我们精良,平日训练也远不如我军士兵。
当初在庆水河畔,我军四千人与叛军一万多连战数天,屡战上方,迫使对方投降。
可见叛军本事不过尔尔,此前东线失利都是因为黄体仁擅自违令,让叛军从顺州渡河,威胁中军侧翼。
这才导致主力两面受敌,处于不利境地而受挫。
这并不是诸位将军与士兵们不善战,乃被拖累而已。”
他一面说一面左右踱步,一一扫视众人:“其二,他们军中没有能工巧匠,不善制造大型器械,打不了攻城之战。
若非如此,他们兵力鼎盛时早就北上直取安州,怎么会顿兵不前。
所以就算情况比现在还糟,整个安州只两三千人贼兵也攻不进来!”
“其三,我军骑兵更多,弓马娴熟,战马健壮。
而西南少马,少有骑兵,少数骑兵还不精骑射,马匹矮小,耐力不足,机动性差。
这也是我军优势,完全可以利用骑兵挑选战场。”
说完这些,他看向诸将。
“贼兵远没大家所想那么厉害,我军并非处在完全劣势之中。
胜败乃兵家常事,东线不过损失六七人而已,西线有三万叛军被消灭!
总体来看我军依旧占据上风!”
说到这赵立宽言辞严肃起来,目光如电扫过众将:“怎么如今人人没有战心,都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少人惭愧低头避开他的目光。
田荣拱手:“末将等惭愧,多亏大帅指点。”
赵立宽摆摆手:“不是指点,只告诉大家当下局面,不要被一时失败冲昏头脑。
如今远没到投子认负的时候。
各军回去后要整备军务,加强防区,随之做好反击的准备。
今天我跟你们说的话也要多与士兵们讲讲。”
。。。。。。
散了会出鼓楼后,诸将议论纷纷,原本昨天对他颇有地处的慕容亭凑过来。
瓮声瓮气说:“娘的,这一个月过来感觉仗打不下去了,今天听大帅这么一说,怎么感觉好打得很?”
赵立宽回头看这个比他还高的大个子道:“之前叫做个事都不答应,今天倒勤快。”
慕容亭也不尴尬:“大帅想骂我直说。”
赵立宽笑了:“骂你干啥,这么多人就能敢打仗,不怕死吗?”
“怕死当什么兵!”慕容亭直言不讳:“他们都是群软蛋,战要是打不赢,老子就死在西南也没脸面回去。”
赵立宽停下脚步,打量了这个大块头,认真道:“我有场战让你去打,敢不敢去。”
“不敢是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