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极刀君。
……
府城东郊,晨雾如纱,笼罩着初醒的街市。
但今晨的府城,注定无法回归沉寂。
楚宁“血狱救人”之举,宛若惊雷轰破长夜,不止震动宗门、官府,更在黎民百姓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消息如狂潮般穿街走巷,传入酒肆、流入茶馆、响彻青楼,甚至在各大宗门的内堂密议中,引起争论。
“雷极刀君,一人一刀,血破寒山。”
“寒山派屠民祭邪,刀君天罚将其灭门。”
“那血池里的白骨啊,是多少苦命人被活活炼死的冤魂。”
愤怒、震撼、感恩与敬畏,交织成一股滚烫人心的力量,迅速汇聚到城南空地。
那里,一块三丈高的青石,于昨夜被百姓合力竖起。
有人挑灯夜刻,有人献衣焚香,有人剜破指尖,以血为墨,在青石正面,以朱砂与鲜血共书八字:
“雷刀极斩,恩德浩天”
每一个字,笔锋凛冽如刀,刻入石骨,似欲传万世。
而青石周围,则布满密密麻麻的刻痕,皆是百姓所留之言:
“刀君救我儿归家,三拜难报!”
“寒山虐我族女十年,今朝得雪!”
“青州再黑,也有一道雷光照我等贱命!”
香火自发燃起,低矮供桌上堆满瓜果粗饭、折纸泥像。即便是身无长物的百姓,也将头发缠成香绳,放于石前祈愿。
老妪跪地哭拜,声嘶力竭:
“我那孙女……就埋在寒山血池里头。若不是雷极刀君,老身死不瞑目……”
少年将破布缠成刀形,插于泥中,红着眼大喊:
“爹说,这世上还有人会为我们穷人拔刀。”
街头巷尾,孩童奔走模仿,口中齐呼:
“劈开寒山的人,是刀君。”
“天上打雷啦,是刀君在走路。”
在百姓眼中,楚宁早已不只是一个人。
他是雷,是剑,是那一刀劈裂黑夜的“正义之神”。
而在这一夜之间,“雷极刀君”的称号,便彻底烙印进了这片土地上无数百姓的灵魂深处。
那不是封赏、不是权柄、不是功勋。
那是苍生,用命换来的信仰。
而就在同一时刻,府衙红榜之下,端王府高悬一道通告:
“曰:雷极刀君诛寒山派乱党,功在青州。特赐青云功牌,以表彰之。然为固府城秩序,楚宁自此不得擅自动手,需遵府律行事。”
文辞冠冕堂皇,华丽悦耳,字字透着赞誉。
可细读之下,却藏着隐隐锁链,软中带硬。
民间百姓只顾欢呼,焚香膜拜;而宗门、世家之人,眼中却已看得分明:
楚宁,已然被端王府盯上。
……
午时,端王府,华堂金碧,帷幔沉垂,香烟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