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51章菡萏,我回来了
这些礼物的来历郭俊自然清楚。
阿夜不方便露面,这些礼物本就是经由郭俊之手送给阿夜的。
庆州有一名豪客,表面是商人,实则是匪首。他包下了城中税收,除了需要上缴朝廷的赋税之外,自己任意定税,对往来客商及庆州百姓诸般盘剥,庆州上下苦此人久矣,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鬼见愁”。
阿夜来到庆州的第十天,鬼见愁派人来收“行留税”。
所谓“行留税”,是指过往人客,即便不做买卖,只要在庆州停留十天以上,便要交税。
郭俊当时觉得入乡随俗,交便交了。
但阿夜不允。
“这些钱都是菡萏的,为什么要交给别人?”
阿夜将收税的人全轰了出去。
这下惹恼了鬼见愁,当天夜里,他们所住的客栈被人放了一把火。
阿夜的鼻子比野兽还要灵敏,更何况身边还有一头狼,一人一狼几乎是在他们到来的同时就觉察到了。
火势刚刚燃起,很快就被熄灭,那帮放火的人一个也没能跑掉,差点全死在阿夜刀下。
之所以没死,是因为郭俊极力阻拦。
郭俊把他们捆起来送到官府,请知府林大任裁决。
林大任将他们全部打入大牢。
结果第二天,郭俊就看到这些原本应该待在狱中的人再一次耀武扬威地走在街上收税。
一问之下才知道,鬼见愁交了钱,把他们赎出来了。
承德帝骄奢淫逸,为满足他的胃口,全国上下的官员上任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搞钱,但凡能为皇帝搞到钱的,一律平步青云。所以朝廷卖官,地方卖罪。
朝廷原用以钱赎罪的旧例,但并非每项罪都能赎。而在庆州,任何罪名都可以明码标价,只要能交钱,一律放还。
林大任正是凭着这门搞钱的手艺,一路从一名偏远小县的县令升到庆州知府的。
至于“包税”之法,倒并非他的发明,举国上下诸多地方都这么做的,几乎每一座城里都有一名“鬼见愁”。
鬼见愁破了财,自然要找阿夜报复,当夜带着近百人包围了客栈。
当时阿夜手边有府兵十人,账房一人,工匠八人。客栈老板和其它客人跪着求他们搬走,莫要让他的客栈陪葬。
郭俊于心不忍,阿夜没有理会,他带上府兵直接杀了出去。
那一夜的客栈外血流成河,鬼见愁人头落地——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为几十两行留税丢了小命。
从此庆州的格局为之一改,众人虽然都在眼馋鬼见愁包税的丰厚收入,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此都在观望。
百姓倒是得了一线喘息之机,至少那些名目繁多的杂税可以暂时缓一缓了。
这个时候,林大任带着庆州乡绅敲锣打鼓来客栈找阿夜,说是感谢阿夜为民除害。
阿夜没有出面,由郭俊与他们周旋。
郭俊带回来大大小小成堆的礼物,其中一份十分特殊,是林大任的妹妹所送。
就是这对珠钗。
林大任的妹妹林知春,是庆州著名的才女。
据说当初林大任之所以用全部家财换了一张不记名官凭,由商转政,就是因为妹妹的建议。
而那个时候林知春才不过十一二岁。
而今林知春年方十八,生得温柔娴雅。她在众人走了之后翩翩而至,送上一对珠钗。
“郎君威名传遍了庆州,整个庆州的百姓都对郎君感恩戴德。我兄长受制于那恶徒多年,一直身不由己。而今托郎君洪福,我兄长终于能为百姓做点事情。知春小小女子,不识礼数,这对珠钗是昔年名匠所制,知春福薄,不配使用,愿赠予郎君家眷。”
郭俊转述了这番话,阿夜听完,问:“家眷是什么?”
“就是家人亲属,多指妻子。”郭俊说,“她可能在试探你有没有成婚。”
“成婚……”阿夜若有所思,在所有礼物中,拿起了那对珠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