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网络的流量终究只是网络。
贾文嫣仔细分析过目前永安博物馆的客流量,虽然博物馆近期靠着大量
从日不落博物馆“复刻回来”的文物博得了关注。
可从当周的售票,以及工作人员对博物馆客流量的聚集事件判断。
这些所谓的热度,虽然让博物馆内的文物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但却真的很少有网友会亲临现场来仔细观赏永安博物馆内的文物。
纵然永安博物馆的客流量在同行里已经算得上是叫得上名字的各种翘楚,可若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绝大多数“游客”来到永安博物馆的目的,始终都还是永安博物馆内以贵妃玉珍膏为首的一系列周边。
说起来这也算是贾文嫣早有预料的情况。
作为从业者,她非常清楚大众对文娱休闲活动的消费心理。
网友在网上的讨论和实地的观赏终究是两回事。
永安博物馆的讨论度是很高没错,但在非节假日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客流量主要还是依靠本地人的票仓。
她承认东煌有很多热爱历史文物的网友,但问题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终究是两个概念。
大多数网友或许很愿意在网络上给永安博物馆点赞评论,但却未必会真正的来到博物馆仔细观光馆内的文物。
再加上“复刻品”以及门票问题等多方面限制,种种条件之下永安博物馆在文物圈竞争力并不算高。
尤其是对于真正热爱历史文物的网友而言,他们与其为了赝品花钱跑来和永安博物馆的“二次元”打交道,反倒不如去到真正官方的博物馆去仔细享受。
毫不客气的讲眼下的博物馆就好像是当初网剧和上星电视剧一样,哪怕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目的,也无法改变永安博物馆要素过于“嘈杂”的现实。
这是贾文嫣一早就料想到的结局,她知道一旦自己做了太多“装饰”,就很容易让博物馆的客观形象出现偏移。
但她不后悔,因为她很清楚的知道,说正是因为有那些二次元及衍生周边的存在,才让永安博物馆这个建设在城市边缘的博物馆,有了这么多稳定的客流和消费者,。
但人性就是如此,只要她们解决了所谓的“温饱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开始对各种“精神需求”的渴望。
就比如眼下的贾文嫣,曾几何时刚刚接手永安博物馆的贾文嫣,还非常单纯的想着只要能让永安博物馆自负盈亏就好。
可现如今随着永安博物馆热度的提高,拥有了稳定的客源的她已经开始幻想起了更深一层的东西。
那就是游客对文物的进一步了解。
永安博物馆毕竟是个博物馆而不是一家二次元周边商店。
所以当她确保了永安博物馆的经营问题后,她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明确它博物馆的定位。
她知道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这就好像汉服还有戏曲等文化领域长久以来的“圈子争议”一样。
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根本不在意那些特别专业化的知识,他们对于这些文化认知需求,大多都只停留在一个只要知道它是中华文化就可以的阶段。
过多的强调和科普,只会起到反作用。
文娱产业又不是什么九年义务制教育,在文娱领域任何进一步的了解永远都应该出自大众本身的意愿。
任何强加的科普,都会很容易像春晚小品的“教育意义”那样顾此失彼。
博物馆就算涵盖了再多的文化知识,也无法改变它隶属于文旅产业的本质。
她虽然不至于一棒子打死,但现实是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喜欢在自己难得的假期再接受什么教育。
贾文嫣觉得这可能也正是徐奶奶一直坚持永安学院,必须与永安乐园同步推进的一大原因。
因为就像贾文嫣当初靠着周边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让永安博物馆实现自负盈亏一样。
她们需要永安乐园这个更加大众化,且“体验门槛儿”更低的存在,来带动永安学院这个教育机构。
就这一点而言,贾文嫣可以说是和徐奶奶想到了一处。但问题是徐奶奶并没有让这些娱乐产业抢去学院的风头。
而她所运营的永安博物馆,则已然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重点偏移。
甚至很多网友都干脆把永安博物馆当成了一个常年经营的漫展。
她甚至有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二次元Coser质问永安博物馆为什么,不允许各种Cos服入内的讨论现场。
这是贾文嫣作为馆长永远无法逃避的败笔。
尤其是当她了解到岁月金瞳的本质后,就更是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