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张鲁突然转身,向曹昂深深一揖:“仆愿以蜀中军务尽托将军,汉中之兵,皆听将军号令。还望将军即刻整军,南下入蜀,以解燃眉之急!“
堂上烛火摇曳,映得张鲁面色阴晴不定。
他虽言辞恳切,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甘。
杨松、杨柏等人闻言,皆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曹昂暼了一眼司马懿,后者微微颔首。
于是,他不再迟疑,当即起身下拜:“得明公厚爱,许以重任,昂敢不从命?明公只管在南郑安坐,昂敢不效股肱之力,以报明公之厚恩?”
张鲁大笑上前,将曹昂扶起。
两人相视一笑,尽显器重之情。
张鲁毕竟也是人杰,下定决心之后,不但悉数满足曹昂南下的军械,粮食、军资、财货等各种要求,还给对方补充了一万教兵,将南下的汉中兵马总数增加到了三万八千人,其中道兵七千,南郑兵一万八千人,可谓是主力尽出,就连大将杨任都从黄金戍调了回来,南下支援。
曹昂也不含糊,得了张鲁全力支持之后,仅仅只用了两日整备,三日后便大军开拔,南下入蜀。
曹昂分出一部四千人,驻守白马塞,主力一万六千人,连带一万汉中教兵,顺着金牛道迅速南下,行军速度还在张卫、阎圃之上。
仅仅只是数日,曹军先锋就已经抵达白水关,随后顺着白水河继续南下,抵达葭萌。
曹昂主力途径白水关时,用三千教兵替换了城中原本驻守的三千南郑兵。
南郑兵虽然不强,但比起教兵来还是胜过了许多。
最少南郑兵还堪野战一用,而教兵在野外也就比民夫强上一些。
自曹昂出兵之后,张鲁就已经传信蜀中,让沿途做好接应补充。
一路上曹昂很是顺心,在抵达葭萌之后,还有心带着司马懿、杨修、曹纯、曹休、曹定等人登上牛头山观察葭萌关城。
在观看之前,曹昂还有拔除周泰、霍笃所部,夺回关城的念头。
可登上牛头山后,曹昂就把这念头给打消了。
曹昂一行人站在牛头山上,但见葭萌关城巍然矗立于两山之间,两面傍水,城墙高耸,箭楼林立。关前白水湍急,关后栈道蜿蜒,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司马懿抚掌叹道:“好一座雄关!昔日刘焉、刘璋父子在此经营多年,果然非同凡响。”
曹休凝目远望,只见关城上旌旗招展,守军往来巡逻,秩序井然,不由点头赞道:“听闻周幼平乃是左将军心腹爱将,沉稳持重,骁勇善战,如今看来,此誉毫不为过,仅看这布防之法,滴水不漏。”
曹纯亦点头称是:“观其营寨布置,暗合兵法要义。若我军强攻,纵使能下,也必伤亡惨重,甚至再无力量南下蜀中。”
曹休嘿嘿笑道:“只可惜此番不能与之交手了。”
且说曹休、曹纯、曹定三人,皆为曹氏宗族俊杰,正值血气方刚之年,仅长曹昂数岁,平日里个个争强好胜,恰似出鞘利刃锋芒毕露,每临战事便摩拳擦掌,欲立不世之功。
可此时曹休却能说出不战之言,可见其是看出了葭萌难攻,不欲浪费兵力在此险地。
曹昂负手而立,山风拂动战袍,细细打量着关城各处防御工事,良久方道:“此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上滚木礌石齐备,箭垛密布。更兼守军士气高昂,确非旦夕可破。只是诸兄,葭萌乃我后路重地,若是轻言放过,蜀中一旦战事不利,我等退路恐会为其所截,不得不防啊。”
司马懿轻摇羽扇,缓声道:“主公明鉴。周泰骁勇,霍笃沉稳,二人配合无间。我军若强行攻关,正中其下怀。不过要保退路万全,也并非没有办法。”
话音未落,忽见关城上一阵骚动。但见一魁梧将领身披重甲,手持长刀,正在城头巡视。左右亲兵高举“周”字大旗,在夕阳下猎猎生风。
曹休惊咦一声:“那必是周泰无疑!观其气势,真乃熊虎之将!”
众人正赞叹间,又见一身材矮壮敦实的将领登上城楼,与周泰遥指这边,似是发现了曹昂等人的迹象。
曹纯叹道:“此人必是霍笃。精细稳重,难怪能固守至今,令汉中军无可奈何。“
曹昂收回目光,转向司马懿道:“仲达方才言道,有计可保我军后路,还请仲达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