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毫不客气地喊道:“乐乐,赶紧起来,去爷爷奶奶那吃早饭,不然他们能念叨一整天。”
顺便,他把三小只也都喊了起来。这些孩子昨晚肯定又玩疯了,也不知道几点才睡,一个个睡眼惺忪,迷迷糊糊的。
章平川像赶鸭子似的,撵著他们去吃早饭后,便带著乐乐回爷爷奶奶那里。
等乐乐噘著嘴到家的时候,爷爷已经把早饭重新热好,放在了桌子上。
看著父亲忙前忙后的身影,章平川內心又是一阵触动。
原先妈妈身体好的时候,父亲可是个十足的老派,他是个老高中生,古书读得多,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向来信奉“君子远庖厨”那一套。
可人吶,適应能力总是最强的。
妈妈病倒后,章平川担心父亲照应不好,坚持请了一个保姆住家照料两位老人,每个月要七千块钱。
可父亲生怕儿子负担太重,硬是在七十多岁的高龄,学起了厨艺,学起了如何照顾人。
父亲还宽慰章平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照顾妈妈是他的责任,他要亲自照料。
后来,在父亲的坚持下,保姆只照顾了七八个月,就在章平川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亲辞退了。
从那以后,父亲真的做到了一日三餐,端茶倒水,无微不至地照顾起了妈妈。
看著父亲在一旁看著乐乐吃早饭,章平川先是去房间和妈妈打了声招呼,然后上楼取了手机。
下楼后,他又小心翼翼地把妈妈从床上扶下来,扶到客厅一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坐下。
此时,清晨的阳光正好,温柔地洒在一家人身上。对於老年人来说,多晒晒太阳,总归是好的。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客厅,章平川用夸张的语气描述著魔都的工作见闻,父亲笑著时不时掺和一两句,妈妈则微笑著看著他和乐乐,不怎么吭声,温馨的氛围瀰漫在整个客厅。
章平川和父亲坐在客厅里,已经说了好一会儿话,可那些关於魔都工作的见闻,他实在编不下去了,於是有些尷尬地低下头,捣鼓起手机来。
手机屏幕上还留著几条未读信息,他一个一个认真地回復过去。这时,郑玲玲的信息映入眼帘,她问他到家没有,信找著没有。
看到这条信息,章平川才突然想起这件事,於是抬起头,向正在一旁喝茶的父亲问道:“爸,当年那些书都放哪去了?”父亲放下手中的保温杯,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去仓库找找吧,没扔掉的都在那呢。”
章平川並不著急立刻去,反而又和父亲高谈阔论起来,他眉飞色舞地显摆著自己在外面的见识,从城市的繁华讲到行业的动態。
讲著讲著,话题又转到中午去哪吃饭,他和父亲討论起是去二姐家还是三姐家。
章平川一边说著,一边分析著两家的情况:“二姐家现在开了棋牌室,人来人往的,太嘈杂了,妈现在就爱个清静,去那不合適。”
父亲听著,微微点头,觉得儿子说得在理,爷俩一番商量后,最后商定还是去三姐家。
看著父亲联繫三姐,章平川这才起身,朝仓库走去。
仓库其实就是厨房后面围起来的一个小空间,面积不大,也就十来个平方。
仓库里光线有些昏暗,瀰漫著一股陈旧的气息。
他走进仓库,在角落里蹲下身子,开始细细地翻找起来。
周围堆满了各种杂物,在一堆酒的后面,他终於发现了摞著的几十本书。
那些书的封皮有些破旧,仿佛在诉说著岁月的故事。
他先轻轻地把酒挪开,像是怕惊扰了这些承载著回忆的书籍,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本本翻阅著。
指尖滑过书页,那里面蕴藏著他的青春与汗水,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著他曾经的梦想与奋斗。
翻到一半,一本余秋雨的散文集映入眼帘,熟悉的封面让他心中一动。
他快速翻动著书页,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封好的面上空白信封,信封还用胶水封得严严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