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有旨,要本侯率兵北上勤王。
江西那边局势稳定,没什么好多说的,但南直隶这边的麻烦却需要处理。
一旦主力离开,叛军大概率会南下,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確保南直隶的安危。”
看著一眾下属,舞阳侯神色凝重的说道。
甭管朝廷的计划是否靠谱,既然收到了圣旨,那就必须执行。
“侯爷,事关江南安危,光卫所的军力,怕是难当大任。”
巡抚董子安急忙叫苦道。
如果是和平年代,他恨不得舞阳侯立即滚蛋。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中原地区乱军四起,隨时可能杀过来。
南直隶境內又有大量灾民,一旦让这两波人搅合到一起,那就是要命的大事。
叛军迟迟没有南下,那是舞阳侯的名望高,听到这个名字就能震慑敌军。
换成他这位文官巡抚挑大樑,立即就会吸引一大堆叛军过来打秋风。
“这个问题,本侯也有考虑。
朝廷允许我们留下两镇兵马,只要谨慎一点儿,想来也是够用的。
今天叫你们过来,也要商议一下谁负责留守。”
舞阳侯的话音落地,一眾將领的眼神,瞬间变得炙热起来。
进京勤王不光是大功一件,还是重要政治资歷,比留守地方强多了。
到了总兵层次,围剿叛军这点儿功劳,已经无法让他们更进一步。
想要继续往上,那就必须获得含金量更高的战功。
北上勤王,无疑是一次好机会。
当初眾人踏上仕途进步快车道,就是吃了济南大捷的政治红利。
“侯爷,末將愿当前锋!”
秦天瑞话音落地,其余一眾武將也纷纷请命。
北虏的威名,能够嚇退大虞其他军队。
对这帮勛贵系將领来说,却没有多少威慑力。
上一次济南大捷,明面上是付出惨痛代价,才获得的胜利。
可作为参与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战报中的水分有多大。
在一眾將领眼中,深入大虞境內的北虏,就是送上门的军功。
只要应对得当,再复製一场类似的济南大捷,並非没有可能。
为了出征的机会,一眾將领甚至现场爭吵起来。
“够了!”
“谁出征,谁留守,本侯自有决断!”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舞阳侯嘴上训斥的厉害,心里却非常的满意。
有这些骄兵悍將在,这次北上勤王,才有获胜的希望。
如果一眾將领都怂了,那么接下来的仗,也不用打了。
北方各省的边军,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