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的扩张,有力保障了对外贸易的畅通。
意识到朝廷政策转变,许多获得了赦免的海盗,摇身一变加入到了海商队伍中。
许多不长眼的海盗,都被水师剿灭。
剩下的海盗,也纷纷选择远遁盘踞在大虞近海的海盗,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然,这並不意味著海上就安全了,无非海盗的抢劫地点距离大虞更远一些。
远洋贸易的安全,依旧是老大难的问题,安全的只是近海。
即便只是些许改变,海商们还是满意了。
朝廷肯出力就行了,大家从不奢望剿灭所有海盗利润和风险成正比。
如果海盗都没了,海上贸易的暴利,也就结束了。
“做的不错。
如果南直隶士绅,能够帮忙安置三十万人,我们的压力又会小上很多。
不过军事压力,依旧不能低估。
前些日子我和汉水侯通信,他对北虏入侵表示了担忧,老夫也认同他的判断。
北虏最喜欢乘虚而入,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弃。
一旦北虏入侵,朝廷势必会下令勤王。
汉水侯远在安南,镇远侯在闭塞的蜀地,根本无法及时出兵。
除了辽东镇那帮傢伙,就数我们距离京师最近,
北虏破关,我们和成国公就是勤王主力。”
舞阳侯忧心快快的说道。
外界都以为他是大虞名將,可他自己清楚这名將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魔下的一眾將领中,確实有几个军事指挥能力確实不错,可更多是战术层面的。
让他们指挥一镇兵马问题不大,若是指挥大兵团作战,还不知道会搞出多少乱子来。
上一次平叛大战就是现实案例。
李牧离开之后,他魔下的军队,在平叛大战中就表现的非常一般。
局部战场高歌猛进,关键时刻却经常部署不到位,给敌人留下可趁之机。
一眾將领看问题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兼顾到全局。
以至於后续平叛大战,成国公掌控了主导权。
不过成国公指挥的大兵团作战,同样存在许多缺陷。
只不过叛军犯的错误同样不少,加上官军比叛军战斗力更强,这才贏得了胜利。
敌人换成北虏就很难说了。
骑兵的突进速度,远不是步兵能比的。
一旦露出了破绽,被敌军抓住,那是会吃大亏的。
“侯爷,您无需太过担心。
北虏入侵之事,朝廷是有所准备的。
朝廷每年砸在边疆的军费,也不是白给的。
此前损失惨重的边镇,均已经恢復了战斗力。
损毁的防线,也被修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