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中途出了意外的事,在盐政上也是时有发生,但像如今这么频繁出事却是少见。
林如海甚至专门带着人去亲自查看了情况,得出的结果却仍然是押送官盐的船只是在中途时出的意外,并无问题。
船毁证消,死无对证。
贾琰听到之后都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巧合。
中间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说不定真正的官盐早已被掉了包,被人偷渡了出去,进行私自贩卖。
想到此,贾琰也不禁开口问道:“林姑父可是有让人仔细查过那些装运到船上的官盐是否有问题。”
林如海闻言却是叹了口气,心中也是万般无奈。
贾琰提出的问题,他也是想过的。
还派了人去特意查过,查出的结果却是装到官船上押往京中的盐都是真的。
可怪就怪在,盐是真的,船只也没什么问题,怎么就在半路上出了事,全都沉没在了水里。
盐又是融于水的东西,一碰到水就全都化了,林如海想要派人去打捞都捞不出来什么东西。
为了此事,他如今也是伤透了脑,百思而不得其解。
大量的官盐沉没在水中,这其中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交不出足够的盐押运到京城,出了问题,皇上怪罪下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他这个巡盐御史。
而如果再查不出问题的根源,放任此事不管,朝廷一定会追究此事,到那时他岂不是只单单被革职查办那般简单了。
扬州事,遇刺(三)
见林姑父叹气,贾琰也是无奈,不过此时也不什么伤春悲秋的时候。
出了问题,肯定要想出计策应对。
官盐没有问题,官船也没有问题,那就继续去查押运官盐的官差身上有没有问题,押运官盐的航线是否有误,挨个仔细搜查下去,若真是有人从中作梗,贾琰就不信查不出任何端倪出来。
谈论着盐政上如今出现的问题,想着可行的方案,直至夜深了,贾琰方才从扬州的事抽出心神,向这位姑父告了退。
出了林姑父的书房,抬头望着夜色。
只见星疏月明,倒是难得见一轮圆亮的明月挂在天边。
伴着夜色,墨砚在其前面为自家主子打着灯。
行走在亭廊之间,腰间佩带的玉佩响起清脆的撞击声。
月色星河,击玉敲金,叮鸣作响,伴着清朗的清风拂过,抛起一角墨色披风。
回到住处,解下墨蓝底的披风,露出玄青色的束腰长袍,扯下金玉勾带,松开袖腕处的玉扣,贾琰方才道:“如今可有查出什么?”
方砚立在一侧,听到二爷的询问,垂首回道:“回二爷的话,暂时还没有。”